近日湖南某中学高三学生因和老师发生争执,在老师给其家长打电话时,情绪失控当场用刀刺死老师。
据警方了解,该学生一直学习成绩居班上第一,在父母老师面前都是乖孩子,只是性格有些内向,谁都没想到这种暴力杀人的事件会发生在他身上。
△事发现场
该事件不禁引起大众深思:为何平日如此听话的学生会做出这么惊人的不理智的举动。当然,Zui主要的原因是该学生不理智不计后果,犯下如此罪行理应自己承担苦果。
另外,也存在着几点客观原因:
一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太高,长期高压式的严厉教育使得孩子心理极度紧张;
二是,老师传统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未来真正想要的发展方向,据该学生的同学称,该学生曾经表示自己不愿上重点大学,只想在本地上个二本学校就行了;
三是,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导师,在学生平日学习压力较大时,没有倾诉的对象并对其及时开导,也没有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人。
这种事件让人重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关注,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应更多地留意孩子情绪的变化,及时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做事理智思考并考虑后果。
△网络配图
“杀师案”近年来可谓频出,“教师”自“医生”后又成一高危职业。
更有老师在微信群聊中自我解嘲道:“谢学生不杀之恩!”
多么反讽,何其无奈。
高三是一个心理非常敏感的时期,班主任Zui重视的就是班级的情绪和学生的心理变化。而高三带来的压力更可能成为师生关系的导火索。
从教 33 年的黄老师坦言:面对升学率,学生在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下,变得越来越脆弱,教师压力大,和学生沟通难免会有带情绪的时候,现在常常要回头给学生道歉,师生之间也要相互理解。“现在老师必须要大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但我们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了。”事发中学校长告诉记者,2013年学校唯一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调动之后,一直在向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再引进一位。然而,因为地处偏远乡镇,学校连普通老师都招不到。
针对高中生刺死老师事件小编咨询了北京会明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专家刘新君老师。
刘老师介绍,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其归根结底是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未成年人主观因素,又有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
青少年他们看上去已经长大,但是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盲目性,遇事易冲动,争强好胜,心理承受能力差,易走极端。青春期是思想和行为Zui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在盲目模仿或偏激冲动中走向犯罪。
此外,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业负担重,成年人在无意识中把压力转移给了孩子,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心理成长。
而学校绝大部分片面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让青少年学会通过正当的渠道宣泄和化解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学会在团体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青少年的性格弱点也就更容易显现出来。他们无法正确面对现实矛盾,思想偏激,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心理容易发生恶性转化,从而导致攻击性的犯罪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老师和家长眼里,生乖巧、听话、成绩好、有上进心、能力强,是获得荣誉的“专业户”。他们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的态度,往往给身边的成人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心理也如成绩一样稳定。
实际上,来自学校、家庭包括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使生们面对的竞争更残酷,感受的压力也更大。而那些惹眼的光环恰恰掩盖了某些“生”心理方面的缺陷和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
生的心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家长应和孩子多沟通,学校也应开设心理咨询课堂,避免师生之间心理交流由语言转为凶器,把早发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学知识是一个目标,但心理人格的成长及道德行为的规范也非常重要,它们应该保持同步。
- 北京会明心理咨询中心走进《超级诊liao室》 2017-11-09
- 会明心理陈欣受邀出席第10届全国心理卫生大会高峰论坛 2017-11-06
- 会明心理荣膺“北京市团体会员单位” 2017-11-06